| |
| 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国家公园气候
变化应对路径 |
| 赵智聪,王小珊,杨 锐* |
| 2022,38(4):6 [摘要(1590)] [PDF] |
| |
| 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性质、发展特征与
政策需求 |
| 吴承照,汪长林 |
| 2022,38(4):14 [摘要(1423)] [PDF] |
| |
| 国家公园社会影响体系构建与评价
——以秦岭国家公园为例 |
| 陈君帜,叶 菁*,刘 涛,程 圩,田逸伦 |
| 2022,38(4):20 [摘要(1571)] [PDF] |
| |
| 面向国土景观风貌管控的中国国家
公园空间布局研究 |
| 孙乔昀,李 娜,张玉钧* |
| 2022,38(4):26 [摘要(1623)] [PDF] |
| |
| 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的国际比较
研究 |
| 王方邑,彭家园,何 茜,曾子轩,杨 锐* |
| 2022,38(4):32 [摘要(1583)] [PDF] |
| |
| 基于情景规划的国家公园气候变化
应对: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|
| 贺利平,钟 乐*,邱 文,唐佳乐 |
| 2022,38(4):38 [摘要(1450)] [PDF] |
| |
| 近二十年中国乡村景观特征体系研究
进展 |
| 王香春,罗川西,蔡文婷,金荷仙* |
| 2022,38(4):44 [摘要(1748)] [PDF] |
| |
| 陕西洋县朱鹮河流栖息地生境修复
研究 |
| 赵红斌,佟 昕,韩露露,庆保平,曾键文 |
| 2022,38(4):50 [摘要(1220)] [PDF] |
| |
| 城市扩张情景模拟下绿地生态网络
构建与优化研究——以南京市部分区域
为例 |
| 吴 榛,张凯云,王 浩* |
| 2022,38(4):56 [摘要(1506)] [PDF] |
| |
| 神经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健康支持性
环境研究:范式创新与研究框架 |
| 彭慧蕴,杨婷婷,谭少华 |
| 2022,38(4):62 [摘要(1850)] [PDF] |
| |
|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南京主城
边缘带绿色空间景观系统评估 |
| 杜 嵘,陈洁萍* |
| 2022,38(4):68 [摘要(1507)] [PDF] |
| |
| 主客观数据融合的热点园亭景观意象
感知评价研究 |
| 丛 昕,丁绍刚,王小文,王 晗,张清海 |
| 2022,38(4):74 [摘要(1477)] [PDF] |
| |
| 古代南疆地区城市历史景观的演化
特征解析 |
| 孙应魁,翟斌庆* |
| 2022,38(4):80 [摘要(1143)] [PDF] |
| |
| 社区公园空间与老年人户外活动特征
关联研究 |
| 陈济洲,张健健 |
| 2022,38(4):86 [摘要(1627)] [PDF] |
| |
| 以校园意象为导向的老校区夜景观“微更新”
设计探索——以苏州大学为例 |
| 陈秋杏,徐俊丽* |
| 2022,38(4):92 [摘要(1734)] [PDF] |
| |
| 日本里山农业文化遗产景观保护和
利用政策实施与经验解读 |
| 苏 畅,罗诗戈,郭诗怡 |
| 2022,38(4):98 [摘要(1278)] [PDF] |
| |
| 走向可持续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——
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保护实践 |
| 唐 斌,阳建强* |
| 2022,38(4):104 [摘要(1336)] [PDF] |
| |
| 圆明园盛期部分植物种类考证
——以《圆明园内工则例》为例 |
| 林舒琪,陈瑞丹* |
| 2022,38(4):110 [摘要(1303)] [PDF] |
| |
| 湿热地区轻薄绿色屋顶不同种植基质中
植被生长表现绩效研究 |
| 刘 璨,李玉菲,刘家琳 |
| 2022,38(4):115 [摘要(1239)] [PDF] |
| |
| 也说“園(园)” |
| 赵纪军,李 锐 |
| 2022,38(4):121 [摘要(1381)] [PDF] |
| |
| 清代皇家园林“南风”主题景点的
园景构筑与文化内涵阐释 |
| 赵晓峰,陈知行 |
| 2022,38(4):127 [摘要(1662)] [PDF] |
| |
| 庭园仕女图中植物与石类的美学表现
研究 |
| 谷光灿,冯诗雁 |
| 2022,38(4):133 [摘要(1156)] [PDF] |
| |
| 清代皇家园林图咏的古迹阐释
——以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为例 |
| 李东遥,吴 葱* |
| 2022,38(4):139 [摘要(1235)] [PDF] |
| |